成都信星產業園成功舉辦數字貿易發展機遇和挑戰主題沙龍會
來源:成都信星
|
作者:成都信星
|
發布時間: 2021-04-15
|
17146 次瀏覽
|
分享到:
4月13日,在高新區新經濟局、高新經濟運行局指導下,由西南地區首家獲批集群注冊托管機構成都信星網商虛擬產業管理有限公司、“中國-歐洲中心”離岸托管機構成都云端驛園區管理有限公司、聯合華為成都軟開云創新中心、恒天財富基金共同主辦的“數字貿易發展機遇和挑戰”主題沙龍會在中國—歐洲中心內舉行。
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舊的全球化正在終結、新的全球化正在形成。“雙循環”是中國應對新全球化作出的戰略部署,將開啟中國改革開放2.0時代。成渝共繪“經濟圈”、共唱“雙城記”、共筑“第四極”,為“雙循環”補齊拼圖,為“全球化”增添動力。
針對“雙循環”、“雙城記”背景下的數字貿易發展機遇,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為主要驅動力的數字化浪潮蓬勃興起,數字產業化規模擴張,產業數字化態勢強勁,推動數字經濟、數字貿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然而,企業應該如何適應數字貿易時代下的挑戰和機遇?
4月13日,在高新區新經濟局、高新經濟運行局指導下,由西南地區首家獲批集群注冊托管機構成都信星網商虛擬產業管理有限公司、“中國-歐洲中心”離岸托管機構成都云端驛園區管理有限公司、聯合華為成都軟開云創新中心、恒天財富基金共同主辦的“數字貿易發展機遇和挑戰”主題沙龍會在中國—歐洲中心內舉行。
華為成都軟件開發云創新中心技術總監王洪和恒天財富基金區域業務管理部負責人王媛媛分別以《數字貿易發展機遇和挑戰》、《科技替代,量化為王。金融大資管時代下的量化投資策略機會》為題,就優化適應新形勢下產業發展需求的機遇分析和投資策略進行了分享,并與到會50余家本地企業代表進行了交流互動。
“數字貿易是指數字技術發揮重要作用的貿易形式,其與傳統貿易最大的區別在于貿易方式數字化和貿易對象數字化”。王洪說。
貿易方式數字化是數字技術與國際貿易開展過程深度融合,帶來貿易中的數字對接、數字訂購、數字交付、數字結算等變化;
貿易對象數字化是以數據形式存在的要素、產品和服務成為重要的貿易標的,導致國際分工從物理世界延伸至數字世界。
為此,他認為受2020 年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影響,數字貿易推動全球貿易向數字服務化方向發展進程將進一步加快。相比服務貿易、貨物貿易,發達經濟體在數字服務貿易領域具備更明顯優勢。企業要做好產業鏈數據資源整合,打造數字化生產線,從而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先后入職招商銀行、平安銀行,現任恒天財富基金區域業務管理部負責人、金融理財師(AFP)王媛媛,在交流會上就近年來日益受到關注的量化投資策略機會進行了分享。
她認為量化交易是按照制定的規則和指令嚴格地執行交易策略,從而規避了人性的弱點,避免了在市場處于極端狂熱或低迷狀態時做出的非理性決策。根據數學模型和計算機技術的利用方式去定義和描述一系列金融交易操作,協助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
分析提出量化投資更客觀、更高效、更分散、更多樣、盈利邏輯清晰、風格持續性強等共十大優勢,避免理性被情緒所打敗。
“量化投資可以克服很多人性的缺點,比如人的精力,能力都有限,無法處理大量乃至全部的數據,而且一個人的交易極易受到情緒的影響,而量化投資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但這并不代表永保收益,萬事無憂”。
主題講演結束后,參會企業間還相互交換了資源信息,分享了會議心得體會,活動圓滿結束。